查看原文
其他

【征稿】我的比较教育研学历程

饶从满 比较教育研究 2022-05-18

《比较教育研究》创刊55周年复刊40周年 

——“我与比较教育研究”笔谈

我的比较教育研学历程 
作者简介

✦ 饶从满,男,东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外国教育研究》杂志主编。



自1989年在比较教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算起,我的比较教育研学历程已逾三十年。值此《比较教育研究》创刊五十五周年的契机,反思这一历程也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个人的研学历程虽然琐碎微观,但也可以透视时代的烙印,因为个人的发展总会受到一些重要他人和关键事件的影响。我的比较教育研学历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日本教育研究阶段(1989-2002年)。1989年9月,如愿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师从我国著名日本教育研究专家梁忠义教授攻读硕士学位,开启了我的比较教育研学生涯。1992年7月毕业,蒙老师不弃留所任教。1995年9月-1998年12月又继续跟随梁忠义先生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10月-2002年9月期间,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支持赴日本名古屋大学跟随著名比较教育专家马越彻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这个阶段是奠定我比较教育研究基础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主要聚焦于日本教育,尤其是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硕士论文《日本道德教育的变迁》、博士论文《现代化进程中的日本道德教育》、博士后研究报告《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以及在国内和日本发表的文章基本都是有关日本道德教育的。除此之外,还与梁忠义先生等合作出版《战后日本社会教育》《战后日本职业训练》《战后日本小学教育》等著作。在开展日本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力求把日本教育的事实描述清楚,同时尽可能做好诠释(interpretation)。回想这一时期的发展,首先必须感谢的是两位导师,梁忠义和马越彻两位先生虽已作古,但他们的为人为学依然在深深地影响着我,虽然无法达到他们的水平与境界,但是心向往之。其次,硕士毕业前去北京师大和华东师大访学时王英杰老师和金含芬老师给予了热情的接待和指导,心怀感激。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参加中国比较教育学会年会提交的论文《美国教育改革:80年代与90年代》被《外国教育动态》(《比较教育研究》前身)杂志选中,刊登在2001年第4期上。这篇论文的发表给了我一个极大的鼓励,也坚定了我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的决心。第二,基于本土问题意识的比较教育研究阶段(2003-2016年)。2002年9月从日本留学回国,2003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先后在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院、教师教育研究院等部门兼任管理职务,并多次参与国家教师教育政策的研制咨询。这些工作经历为我将自己的比较教育研究与中国的教育政策与实践紧密结合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也为我重新思考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也因为这个平台和契机,我的比较教育研究至少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在研究重心上,研究的国别不仅限于日本教育,研究的专题也由道德教育扩展至教师教育和公民教育。其中教师教育研究更是占据了我这个阶段的研究主体。二是开始更多地着眼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并基于这一本土问题意识开展自己的比较教育研究,力求自己的比较教育研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教育政策研制与实践改进。期间发表的一些研究成果,虽然在题目上看起来不太像是外国教育或比较教育研究,但是很多确是以我的比较教育研究作为基础的;有些研究成果虽然并没有对中国的教育发展提出明确的启示或借鉴,但是确是我基于本土问题意识而形成的思考。问题意识需要本土化,这是我在此阶段形成的有关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信念。第三,关注比较教育学科方法论的阶段(2017年-)。自2004年指导比较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我就对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有所关注,阶段性的思考分别发表在《比较教育研究》和《外国教育研究》杂志上。但当时主要聚焦于比较教育学的性质等本体论层面的问题,对于比较教育的方法论问题思考的较少。2016年专心于教学科研之后,开始有更多时间思考比较教育方法论问题。自2017年以来我曾先后在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比较教育论坛(2017年11月,浙江大学)、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9界学术年会(2018年10月,陕西师范大学)、“新中国70周年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暨朱勃比较教育思想研讨会”(2019年5月,华南师范大学)、“区域研究与比较教育”国际学术论坛(2019年6月,东北师范大学)等多个场合分别以“再论中国比较教育的问题与出路”“比较教育作为知识生产者的角色发挥——必要性与实现路径”“比较教育中的国别研究——意义与方向”“国别教育研究:价值重申与路径思考”为题,提起了比较教育学方法论建设的问题。我所想表达的意思是:比较教育学科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做出更大贡献,必须高度重视方法论建设:比较教育既要做好诠释,也应加强解释或说明(explanation),以进一步凸显其知识生产功能。近期特别思考了如何更好地做好国别教育研究的问题,部分思考发表在《外国教育研究》2019年第12期上,今后将根据思考的进展及时向同仁们汇报思考的成果。应该说目前而言,更多地是问题提起阶段,希望今后能够与学界同仁一起共同思考比较教育的方法论问题,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共同家园——比较教育学科。以《比较教育研究》为首的比较教育类学术刊物为我们从事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阵地与平台,也见证了我们每个比较教育学人的成长历程。值此《比较教育研究》创刊五十五周年,祝愿刊物永葆学术生命力,助力比较教育学科取得更大发展!相关链接【征稿启事】“我与比较教育研究”笔谈【上篇发稿】比较教育理论研究的旨趣与坚守










总发行处: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66

海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发行代码:ZW023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电话:010-58808310

Email:bjb@bnu.edu.cn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